广西灰水粽

养花知识

  2020.12.29 多次参加灰水节,品味灰水原汁原味。
灰水粽是60年代广西传统小吃。
灰水粽制作法标准的灰水粽,主要在糯米中加入特殊配料、馅料,用瓷缸或水缸腌浸一段时间后再蒸煮,吃的时候根据个人喜好加上酱料,是一款营养丰富的粽子。
灰水节期间,灰水粽不仅外地人爱吃,桂平、平南、藤县、梧州、苍梧五县市许多本地人一天能吃掉几顿灰水粽。
灰水节1月29日举行,晚8:00至次日凌晨2:00为灰水时间。
每年举行灰水节时,桂平市飞鹅乡桐乐村长岐屯热闹非凡。
灰水节的台上台下,男女老少喝彩声、凑热闹的嬉戏声掺杂在一起,到处是喝酒猜拳、欢歌跳舞的欢乐场面,一派欢乐祥和的田园乡村景象。
灰水粽,其实是西江流域滩圩地区的一种水溶性食品,桂平、平南、藤县、梧州、苍梧五县市许多本地人一天能吃掉几顿灰水粽。
灰水时间又短、又甜,妙在“灰水粽”的头两天是甜的,往后的一天是咸的。
甜粽区别于咸粽的是整个灰水时间味道都一样。
那时的人们很少吃到咸粽,由此可想而知灰水时间上田野摘来的灰水果实有多甘甜。
制作方法与其它粽子一样,把糯米泡好,沥去水分,把空心莲叶或桃树干上结的三角梅叶等包好,放蒸笼里蒸熟,然后沾上自家发酵产生的酱巴,每年一般有三种口味,每天一种,常年不变。
黍子做的糊益糯米浸满,粽子香糯异常,胜吃佳肴。
灰水粽民俗文化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盛于当今。
每年从一年一度的冬至开始,成千上万的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的壮族群众将云集欢度一个中国民族传统的隆重节日——灰水节,当天人们身着盛装,高举特制的方桌,齐唱歌谣,跳起壮族龙灯舞,舞龙狮,闹三月三和大庙会。
条条大龙从村庄或集镇游行,后来每隔几天甚至每隔几十天复合这种节日,近则互相邀请。
一年一个主题,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每次不变,没有年节。
瑶山的尖木皮瑶寨,每十年举行一次特殊的瑶民集体大表演,瑶民排着队伍,手舞火把来到广场会场,现场一派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赵拔之(1890-1933),壮族,武

标签: 养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