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分析 公司背景该生产车间现有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合理有序的控制手段,保证了产量稳定提高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有效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同时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采用了一频多控的进程控制模式,整个生产过程均通过 PLC 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无论在自动化程度上还是产品信息数据保存上来说,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均领先同行一个台阶。
技术突破在调研了解后得知,随着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的生产技术成熟和经验丰富,完全可以采用大中型的化肥生产厂家的成熟技术及设备,以形式设备出厂价格为基础,通过测试使产品的悬浮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而且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可生产各种化学肥料及微量元素肥料,所以简单的分析可知其前景的广阔性。
主要市场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的产品定位于中小型肥料生产企业存在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新型掺混肥料生产线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体现即资源的附加值的体现,包括各种尿素、磷酸铵、磷酸脲、氯化铵、氯化钾等;其次,附加值体现在施用过后产品本身的增效、增产、改土作用;再次,经济角度,产品会给需求量的不同生产厂家带来不同良好的经济效益。
5.1.1磷酸铵磷酸铵是小氮肥的重要品种之一,就地区而言长江以北适宜制造高浓度磷酸铵,而长江以南各省宜制造中浓度磷酸铵。
磷酸铵优质化肥,占全国尿素总产量的75~80%,生产超过100万吨,约7万吨布置在长江以北地区生产。
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河南等是主要生产省。
工艺磷酸铵生产工艺较复杂,采用间歇式固定床反相气流冷却床( CAM)工艺,以0.6M2氨、6M2磷、9.6M2净化水、1 ooNj/ h 二氧化碳为原料,在连续式化反应器上进行。
设备采用变速搅拌造气方式,生产能力6-30m/ h。
实际生产控制中需对入按氮肥的物理特性及磷酸铵料浆的生产工艺需求,确定原料进料量、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以及转化率和渣含磷量。
工艺特点反应器底部布置了一台热能调节罐,在反应器底部与反应器中部间接引入5~7℃热